邬黎平博士团队创新提出骨折分型:“邬氏分型”!

2021-11-24 17:54:43 广州仁医医疗 231

图片关键词


仁医医疗特别邀请到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邬黎平博士做专题访问,分享他们团队与德国膝关节协会创始主席、欧洲运动医学协会前主席Prof. Mayr于2021年10月共同合作发表的SCI文章,2018年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聘请Prof. Mayr为该院的国际客座教授,并且共同成立了“中德运动医学交流中心”。该论文创造性提出基于三维立体空间的全新的胫腓骨近端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邬氏分型”,采访中邬博士也分享了他作为SCI杂志的审稿专家对同行的建议,以及发表SCI的科研经验等。

点击图片 抢先看精彩片段

人的小腿上端的骨头是由胫骨近端和腓骨近端二根组成。然而临床针对腓骨头骨折、腓骨颈骨折研究较多,往往忽视了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


2014年开始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邬黎平博士团队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用了7年的时间,收集了江门市区三家三甲医院、中山市一家三甲医院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所有的涉及到胫腓骨近端的骨折的病人(共1358 例)的资料。

图片关键词

在黄远翘主任的指导下,经过漫长的分析总结,反复探索验证后,他们不但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全新的胫腓骨近端及胫腓骨近端骨折的概念,而且还创造性提出了基于三维立体空间的全新的胫腓骨近端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这个崭新的分型被命名为邬氏分型。


图片关键词


邬氏分型的提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它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分型中唯一可以对所有的胫腓骨近端骨折进行分型的分型。

2、邬氏分型可以分成足够多精细的亚型。比如本多中心研究中的1364例胫腓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可分为45种类型。因此,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各种不同亚型骨结构的解剖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细微区别。

3、目前几乎没有任何的分型系统可以对前交叉韧带和/或后交叉韧带的韧带撕脱骨折等细微骨折进行分类。邬氏分型可以对此类细微的骨折进行分型。同时邬氏分型可以对极为复杂的骨折进行分型,而其他的分型方法不能。比如,胫骨平台内外侧骨折合并腓骨头的骨折。

4、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邬氏分型有助于医务人员选择更加合适和正确的内固定材料。邬氏分型的诞生不但让胫腓骨近端骨折(包括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依据从X光片,CT片提高到了立体空间的高度,将为大家接受和研究并广泛应用,而且将开创所有骨折的立体分型的新纪元!



# 邬黎平博士访谈录#


1、您是何时决定从医的呢?为什么选择关节外科?

1999年我们高中毕业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很多同学都填报了计算机专业。因为在那个时代计算机是最火的专业,很多同学毕业以后去了华为、腾讯这些大公司工作。当时我的想法跟他们不一样。因为当时家中老人家经常生病,所以我就想着为家里的亲戚朋友解决一些病痛,也让老百姓看病更加容易一点。基于这个目标,我报考了医学专业,从本科、硕士一直读到博士。博士毕业以后,我就直接回江门市中心医院工作了。
2010年我刚回江门市中心医院工作的时候,医院只有一个大骨科。2016年的时候,我们大骨科开始细分亚专科,当时主要有创伤关节和运动医学这几个亚专科。2015年至2016年我去了德国访学,跟着德国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当时我学习的专业是关节外科,掌握了相关疾病和手术方法。从德国回来以后,我在医院开展了一些新项目新技术,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还获得了医院的奖励,比如说膝关节的单髁置换术。
说起这个事情,要感谢我们科室的黄远翘主任,因为我们黄远翘主任当时非常支持我选择关节外科,他希望我能够把从国外学到的东西造福江门人民,能够在关节外科这条道路上面越走越远。


2、对于打算或已经从事关节外科领域的医生,您有什么建议?

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打好基础。因为关节外科是一个非常专的专科,你首先就要打好外科的基础,比如缝线、打结、外科切开缝合等基本的外科技术要掌握。
第二,在骨科要打好骨科的基础,包括创伤骨科、显微外科这些基础。骨科专业的基础也必须要把握好。有了这些基础打底,在关节外科领域工作和学习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第三,必须要把手术做好,手术要做得精益求精,能够给病人带来益处。适应症也要掌握好,要想到做这个手术能给病人带来什么益处或收益,收益大于负面影响,这样就能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效果。
第四,我觉得作为一个关节外科医生,要跳出以前的前辈或者以往的经验这些条条框框,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要用自己独特创新的理念解决临床当中的实际问题,我觉得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3、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您认为最具挑战性最印象深刻的病例吗?

在我十几年的临床经验中,有一个病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个六十几岁的江门本地老太太,她当时因为髋关节疼痛入院,同时合并有腰椎问题。在腰椎科检查发现主要是髋关节的问题,然后转到我们这边。我当时一看,发现髋关节烂得一塌糊涂,里面很多脓液,软组织、骨头和肉全部都被破坏了,很多脓液流了出来,非常麻烦。经过一系列穿刺抽液做培养,发现是一个髋关节结核,当年的结核治疗起来是非常棘手的。
我们当时准备采取几步走的方法。然后跟家属沟通获得同意后,第一次做了简单的髋关节清创手术,把髋关节里面的坏死组织、脓液和结核杆菌清掉。但是清除以后疾病进一步发展,脓液从髋关节一直流到大腿达到膝关节,甚至后面达到小腿。疾病进展得非常快,我们后面给她进行了几次清创,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大概做了四五次手术的时候,适逢当时有个德国教授在我们科室做客座教授,然后我们把这个病例跟他汇报了。最后德国教授说,这个病人对她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下肢截掉,做一个髋关节离断手术,再装一个假肢。当时我把这个德国教授的建议跟病人家属沟通了,病人家属就认为,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他妈妈的脚保住,这是他们家属最大的期望。
非常幸运,经过八次手术以后这个阿婆得救了,后面康复得非常好,阿婆不但保住了她的这条腿,而且恢复了整条腿的功能。阿婆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做饭,干一些家务,照顾小孩都没什么问题。
这个印象深刻的病例里面有几点启示,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对于这些非常疑难极端复杂的病例,一定要跟科室的团队商量好。
第二,一定要取得病人家属的支持和体谅,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个病人之所以在八次手术以后获得成功,跟她家属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果这个极端复杂疑难的病例,没有家属支持的话,那我建议最好不要做,或者推荐到更高的医院去做。
第三,就是坚持。可能有一些病人或者病例用尽方法之后,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或者说没有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效果,那么这种情况下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坚持坚持,继续给他治疗下去,或者用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技术来治疗他。
坚持了以后,最终很有可能会收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我们这个病人就是做了八次手术,反反复复大概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经历几次住院,也是因为坚持下来,所以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这就是我从这个印象深刻的病例里面得出的经验。


4、从您自身经验出发,您认为到不同医院或者不同国家访学的重要性? 

对于去外地访学,尤其是国内外访学、进修学习,我觉得这是一个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它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你所在医院的科室局限性,导致你接触事物和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你去外地访学能够开创你的事业,能够见识到很多以前没见识过的疾病,能够了解你们医院和科室没有做过的手术,能够了解到很多诊断疾病的具体方法和一些措施,还有随访、康复的技术。这个对于开拓你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在访学的过程中,你可以碰到非常好的老师,学到很多之前没有掌握的技术,尤其是一些手术的方法。学会了这些技术以后就可以在自己科室、医院里开展,造福百姓。
第三点,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就是在访学的过程当中,你会认识很多老师,会接触到很多同行。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当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或者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老师和同行指导帮忙,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5、了解到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就有8篇,可以分享下您的科研经验吗?您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科研主题和研究方向的呢?

我的科研理论基础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因为我主要是做骨科这一块,从本科就确定了以后想学骨科这个专业。至于科研方面的话,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博士生导师钟世镇院士。当时他给我们很好的教导,主要是在科研选题方面,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理论,目前也一直在指导我的工作。
对于要选择什么课题,他就提出“有人要、没人搞、我能搞”,这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指导思路。就是你选择这个科研课题,它实际的应用场景,如何解决实际上的问题,那么就是属于“有人要”。
“没人搞”就是你选定了这个方向,要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查阅很多资料,包括国内外的文献,当你发现没有其他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实验,这个就叫“没人搞”。
“我能搞”意思就是,我所拥有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还有我这个团队的力量,能够集中起来,能够把这件事情做下来,这个就叫做“我能搞”。
一直以来,我从毕业后到现在工作上的经历和科研上的想法都以这三句话为依据。我可以分享给大家,应该是非常有用的。
怎么样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呢。因为我主要是做骨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做的是大骨科,以创伤为主。我很多研究课题跟创伤有关,包括我接下来跟大家分享的新发的一篇SCI论文,主要是提出胫腓骨近端骨折的“邬氏分型”,也是我在创伤打骨科基础的一些工作积累。
我现在转型到关节外科中,目前主要的工作以髋膝关节置换为主,也诊疗一些肩关节的疾病,我也做腕关节置换、全肘关节置换这些手术。膝关节置换是我们现在手术量最大的一个手术。但是我发现,做完膝关节之后20%的病人对手术效果不是很满意。那么我就在想,为什么病人对手术效果不是很满意呢?这个就属于“有人要”的方向。
然后我就查阅有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文献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聚焦到关节置换以后关节假体的本身,很少有人聚焦在这方面,这就属于“没人搞”。
对于我来说,我做手术有接触到假体的机会,我也有自己的一个团队,所以我就想在这个方面做一点工作。最后,我就自己设计了几款,目前我设计了三款新型的假体。
第一个就是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假体。因为我们目前所有膝关节能够用到的假体都是切除后交叉韧带,部分假体保留前交叉韧带。很多病人做完手术以后,因为本体感觉部分丢失,所以病人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大脑对膝关节的位置控制不好,这个也是导致病人术后不满意的原因。所以我就自己设计了一款前后交叉韧带保留型的假体,已经获得专利了。
第二个就是我另外设计的一款新型假体。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膝关节假体,做完以后都要用骨水泥把假体固定在人体膝关节部位。但是骨水泥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骨水泥反应,最严重导致休克、死亡。还有骨水泥容易下沉、松动,导致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一些中远期的并发症。我们设计的是生物型假体,像膝关节、髋关节的假体一样,可以直接植入在人体上,让它通过骨长入的方式固定在膝关节的骨头上面,像人体的自己的关节一样。这个我也获得了专利,也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


6、可以介绍一下您近期发表的SCI论文提出的邬氏分型吗?为什么会想到研究胫骨腓骨近端骨折新分型?研究这项技术的意义?

2013、14年的时候,我们当时在大骨科,我也会收一些创伤病人,最多的就是骨折的病人。骨折病人发病率比较高的是膝关节部位的胫骨上端及胫骨平台的骨折。我们诊治了很多这一类的病人,发现很多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有时候会合并腓骨上端的骨折,比如说腓骨头骨折或者腓骨颈骨折。但是我们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往往很容易忽视了腓骨的骨折,就专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打石膏或者做手术,用很多方法来治疗。
我们又进一步研究,通过查文献发现,有30%的胫骨平台骨折同时合并有腓骨近端骨折。如果是内侧和外侧平台同时骨折,超过60%的病人合并有腓骨近端骨折。所以我们就想了,看事物要从一个整体的观念来看,不能把它割裂开来。
然后我们去查文献,发现很少有人提出胫腓骨近端骨折的概念,零零散散有几个病例报道,比如说病人有胫骨近端骨折,有时候合并腓骨近端骨折,一共有三篇文献(提及),我们也写在了SCI论文里面。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骨折虽然它的发病率很高,但是我们要去诊治。怎样去治疗呢?到底是采取保守治疗打石膏或是夹板还是做手术。这个手术要怎么做?从内侧切还是外侧切呢?那我们要有个依据,是怎样的依据呢?因为不可能所有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都要做手术。
依据就是根据骨折的分型,我们把它分为几种类型,比如说1型、2型、3型、4型,或者1、2型我们就保守治疗,3、4型我们就做手术,这个分型对于骨折的治疗方面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了。
以前对于胫腓骨近端的骨折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分型。但是胫骨平台近端的骨折是有分型的,它的分型是依据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是根据X光的分型,但是X光的分型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包括像Schatzker分型、AO分型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能用立体的视野来看胫骨平台骨折的情况,尤其是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这个分型分辨不是很清楚。那么因为你分不清楚的话,有时候我们做手术,或者在诊疗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错误。
第二大类的胫骨平台骨折是基于CT,像罗氏分型基于CT划分了三柱,以CT的水平面为主进行分型。但是膝关节的胫骨平台是三维的,它除了水平面以外还有矢状面和额状面。
所以当时我就有个想法,我们人的任何事物包括骨头都是三维的,有三维立体的空间角度的,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三维的角度把骨头进行分型,不只是一个平面,我们加上了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那么我们这个分型就有三部分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空间。我相信这个分型会把骨折变得更加清楚、更加清晰。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就跟我的团队开始做相关工作。我们大概从2014年开始具体的工作,我们收集了江门市三家三甲医院,还有中山一家三甲医院。从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间所有的胫骨平台还有胫腓骨近端骨折的病人资料,还有X光、CT和三维成像的资料全部收集起来。收集了以后统计分析,反复修改验证我们的理论。
这个过程得到了我们江门市中心医院骨科黄远翘主任的支持,他很支持我们这个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用了整整7年完成了这个课题,总结出了结果,又进行了分析,最后写成了这篇论文,论文也于今年10月份发表了。我们发表了以后很多同行表示非常赞同,他们也想来学习、了解这个分型。
对于这个分型,其实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胫腓骨近端的定义,还有胫腓骨近端骨折的概念。
同时我们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三维立体空间的一个胫腓骨近端骨折的分型。我们团队就决定把它命名为“邬氏分型”。我们这个分型实际上对临床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这个“邬氏分型”可以对胫腓骨近端所有骨折类型进行分型。目前罗氏分型或者是其他的分型都不能对所有的骨折进行分型,但是我们可以实现这个愿望。不管是什么样的胫腓骨近端骨折都可以找到分型。
第二,有一些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比如说前叉止点骨折、后叉止点骨折,很多分型都是没办法包括这些骨折分型的。这些轻微的撕脱性骨折我们也可以在“邬氏分型”里面找到具体的分型。
第三,一些复杂的骨折,比如我刚才讲的胫骨平台的内髁和外髁同时骨折,然后合并腓骨头骨折,这些复杂的骨折,包括现在所有胫骨平台的骨折,(以前的分型)它都不能分型,因为它涉及到了腓骨近端,而这些骨折都没有包括腓骨近端,我们“邬氏分型”是可以给它分型的。
第四,因为我们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平面的骨折分型,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病例,我们对它进行了分型以后,我们可以根据它骨折上的具体分型来设计手术或者非手术的方案。如果作为手术方案,我们可以依据分型选用正确的钢板螺钉,这些内固定的方式来固定。我们可以精确的设计到这个螺钉打的位置打得多长,打的位置,用几枚螺钉,都可以用这个分型来确定。医生手术做好了,对病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回馈。病人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可以达到正常的水平,那就非常好了。
第五,“邬氏分型”非常具体,分型的种类很多,常规的分型有3型、4型、5型,我们的分型有几十个分型,每一个分型都指向非常具体。如果我们同行或者专家学者要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和交流的时候,如果他用了我们这个分型来交流,那么他的指向就非常具体,非常精确了。
第六,我们这个分型还有一个比较好的重要意义,它是第一个用三维立体空间对骨折进行分型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以后其他骨折部位的三维立体分型,都可以用我们这个方法来进行分型。包括一些肱骨的近端、股骨的近端、股骨的远端,还有肘关节,这些部位的骨折分型都可以用我们这个三维立体的分型来进行分析,这个也是我们以后的一个工作方向。


7、您作为多个SCI杂志的审稿专家,对于想发表SCI的同行有什么建议?

对于我们同行来说,如果想发SCI文章的话,有几道槛就必须要过。

第一点,一定要有创新性。这个文章为什么能够发表,就是因为你做了一些工作,可能以前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或者说你验证了别人的工作,或者你对别人工作进行了一些否定,那么必须要有创新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文章有很好的创新性,对于很多杂志来说就是非常好的发表因素。

第二点,一定要过语言关,因为很多SCI杂志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尤其是中国同行医生来说,这个语言关一定要过。我提倡开始写的时候就直接用英文来写文章,不要用中文。写完以后再翻译成英文当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如果直接用英文的思维来写,然后再用英文的思维来修改,可能会更好。

因为我们是中国医生,中国同行很多情况下发表英文的SCI文章会有一个槛,就是语言的地道表达。因为我们很多医生也没有去过国外,也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对他们习惯性的表达也不是很了解。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的话,最好写出来以后,找一些欧美国家的专家教授帮你修改一下,或者说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资源,那么你请专业的公司帮忙修改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8、您如何平衡行政、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及个人生活?

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个小时,手上的工作又有很多,然后又要顾及生活和工作上的方方面面,如何平衡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话题。
工作上的事情,我一般喜欢在工作时间之内完成。我不太喜欢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到后天,我觉得这样是不太合适的。工作上的事情,我一般都是当天事当天毕,无论是出门诊或是做手术。
一般来说课余的时间,就是工作之后的时间,我是这么安排的,我一般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做科研写论文。因为我花的是工作之余的时间也不会影响我的工作,这样的话就会取得工作和科研的平衡。
其实我们很多科研项目都是从临床当中来的。比如说我想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两种不同的膝关节置换方法对于病人的效果,我们在做手术或日常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同时收集到原始的资料和素材了。我们做科研的过程就把它提取出来,然后给它总结分析提高,那么很容易就会形成你的个人思路,然后加上团队努力以后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文章。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工作归工作,科研归科研,生活归生活,要分清楚。不能让生活或者科研上的时间占用工作时间。

图片关键词